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可由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等引起,患者会出现下腹部疼痛、月经异常、白带增多、低热、乏力等症状,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等,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注意个人卫生、经期避免性生活、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积极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等。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以下是关于盆腔炎的一些重要信息:
1.原因: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产后或流产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宫颈口尚未完全关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可能上行感染盆腔。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术后过早性生活,均可引起盆腔炎。
经期卫生不良: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宫腔内血窦开放,并有凝血块存在,这是细菌滋生的良好条件。如果在经期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卫生巾或有性生活,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腹膜炎等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慢性盆腔炎多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而使病情迁延不愈,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急性发作。
2.症状:
下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月经异常:月经增多、月经失调等。
白带增多:白带呈脓性或水样。
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3.危害:
导致不孕症:盆腔炎可引起输卵管粘连、阻塞,导致卵子无法与精子相遇,从而引起不孕症。
异位妊娠:盆腔炎可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风险。
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急性发作后,可留下慢性盆腔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中药等,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物理治疗:如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等,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如果病情严重,药物或物理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输卵管积水的手术治疗、盆腔粘连松解术等。
5.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经期避免性生活。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积极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总之,盆腔炎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可有效预防盆腔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