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分为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两类,治疗方法和使用的滴耳液不同,使用时需注意清洁耳道、控制滴耳液温度,特殊人群应遵医嘱,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不同类型的中耳炎,治疗方法不同,所使用的滴耳液也不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滴耳液:
1.氧氟沙星滴耳液:适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
2.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对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有治疗作用。
3.氯霉素滴耳液:用于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4.硼酸冰片滴耳液:具有消毒、防腐作用,对中耳炎有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滴耳液时,应先清洁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此外,滴耳液的温度应接近体温,过冷或过热的滴耳液会刺激内耳前庭器官,引起眩晕、恶心等症状。
同时,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滴耳液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使用滴耳液后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中耳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滴耳液,同时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