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中医称为肛漏,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由肛管或直肠周围脓肿引起,大多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中医称为肛漏。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肛瘘多由肛管或直肠周围脓肿引起,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管道腔缩小,但肠内容物仍可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肛瘘大多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
肛瘘的分类方法很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按瘘管位置高低分类:
低位肛瘘:瘘管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包括肛管皮下瘘和经括约肌肛瘘。
高位肛瘘:瘘管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包括经肛管括约肌肛瘘和括约肌上肛瘘。
2.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类:
括约肌间型:最常见,多为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
经括约肌型:较为常见,多为高低位肛瘘,瘘管穿过内、外括约肌。
括约肌上型:最少见,多为高位肛瘘,瘘管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
括约肌外型:罕见,瘘管穿过肛提肌。
肛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肛门周围皮肤有一个或多个瘘口,外口常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
2.肛周可扪及条索状硬结,并有压痛,外口若有急性感染,则有疼痛、红肿、发热。
3.可伴有肛门瘙痒、湿疹等症状。
4.部分肛瘘患者可出现排便困难、肛门失禁等并发症。
肛瘘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肛门周围脓肿的病史、肛瘘的发作次数、外口的大小、分泌物的性质等。同时,医生会进行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等,以了解瘘管的走行、内口的位置等。对于复杂性肛瘘,可能还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瘘管的范围和深度。
肛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肛瘘初期或症状较轻的患者,主要包括坐浴、局部外用药物等。手术治疗是肛瘘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瘘管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等。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肛瘘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而定。
肛瘘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肛门清洁,养成便后清洗肛门的习惯。
2.积极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以避免发展成肛瘘。
3.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4.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总之,肛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预防肛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