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于“痹证”范畴,其病因主要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致湿浊内生,流注于关节、肌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痛风性关节炎可分为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肝肾阴虚证四型,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饮食和情志调摄也有辅助作用。
中医将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于“痹证”范畴,其病因主要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致湿浊内生,流注于关节、肌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痛风性关节炎可分为以下四型:
1.湿热蕴结证
主症: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屈伸不利,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溲黄。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四妙丸加减。药用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蚕砂、萆薢、泽泻、滑石、山栀、土茯苓等。
中成药:四妙丸、湿热痹颗粒、痛风定胶囊等。
2.瘀热阻滞证
主症: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瘰硬结,肌肤干燥,皮色暗黧。
治法:清热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土鳖虫等。
中成药:通络开痹片、瘀血痹胶囊等。
3.痰浊阻滞证
主症: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瘰”硬结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黯,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健脾除痰,通络止痛。
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等。
中成药:大活络丸等。
4.肝肾阴虚证
主症: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杜仲、牛膝、茯苓、肉桂等。
中成药:独活寄生合剂等。
除了内治法,中医还常配合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常用的外治法有中药外敷、中药熏洗、针灸、推拿等。此外,中医的饮食调理和情志调摄也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多饮水,以促进尿酸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