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表现为白带增多、性交出血等,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老年人也偶可见到。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乳白色或微黄色,或为黏稠脓性,有时可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性交出血。下腹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盆腔部可发生下坠痛或痛经,常于月经期、排便或性交时加重,此外,还可出现月经不调和不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生素、抗宫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物理治疗:包括电熨、冷冻、激光、红外线等,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大和炎症浸润较深的患者。
3.手术治疗:如果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或宫颈肥大,或糜烂面深而广,且累及宫颈管者,可考虑行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宫颈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同时应定期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
此外,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慢性宫颈炎患者,若宫颈活检排除恶变,可行物理治疗或利普刀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议先试行药物治疗,若效果不佳或病变较严重,再考虑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