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病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病因包括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碘甲亢、桥本甲状腺毒症、垂体性甲亢、新生儿甲亢、异位TSH综合征等,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等,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
甲亢病的全称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Graves病:即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甲亢最常见的原因,占全部甲亢的80%~85%。它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患者的血清中存在针对甲状腺细胞的抗体,如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这些抗体可以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
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多发生于碘摄入相对不足的地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甲状腺内存在多个自主性高功能结节,结节滤泡上皮细胞增生,自主性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亢。
碘甲亢:由于碘摄入过多引起的甲亢,常见于碘摄入增加(如大量食用含碘药物或食物)、碘缺乏地区补碘治疗后等情况。
桥本甲状腺毒症:是由于桥本甲状腺炎(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储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甲亢。
垂体性甲亢:由于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过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常见于垂体瘤或下丘脑病变。
新生儿甲亢:母亲体内的甲状腺刺激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发生甲亢。
异位TSH综合征: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等)可以分泌TSH样物质,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亢。
此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诱发甲亢,如精神刺激、过度劳累、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等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对于甲亢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同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