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有骨痛、身高变矮、骨折、呼吸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致残或致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骨折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重度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的骨骼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骨密度显著降低,骨骼变得脆弱易碎,容易发生骨折。以下是关于重度骨质疏松症状的一些信息:
1.疼痛:患者经常感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骼疼痛,疼痛可能会在劳累或活动后加重,休息或补钙后可能会有所缓解。
2.身高变矮:由于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出现身高变矮的现象,这是重度骨质疏松症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症状。
3.骨折:这是重度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微的外力或日常活动,如跌倒、碰撞,甚至咳嗽、打喷嚏,都可能导致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柱、髋部、手腕等。
4.呼吸功能下降:重度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脊柱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影响胸廓的活动,从而导致呼吸功能下降,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5.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关节疼痛、四肢抽搐等症状。
对于存在上述症状的人群,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应高度怀疑重度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骨密度测定、X线检查等。一旦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如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等)、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阳光照射,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提高骨密度和预防骨折的发生。
总之,重度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残疾和死亡。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骨折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也是预防和监测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