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诊断基于临床症状、血糖水平、自身抗体检测等,需排除其他原因,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药物。儿童起病急,易酮症酸中毒,老人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血糖水平、自身抗体检测等,具体分析:
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可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部分患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血糖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自身抗体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
其他检查: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释放试验等,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和胰岛β细胞功能。
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如感染、药物、应激等。确诊1型糖尿病后,需要积极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如胰岛素)等,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特殊人群中,儿童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部分患儿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老年人1型糖尿病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需要注意血糖监测和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