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宝宝得腹股沟疝,若在1岁以下,可暂不手术,采用疝气带治疗;若在1岁以上,或疝囊较大、反复突出,影响活动及生活,应手术治疗。
一岁多宝宝得腹股沟疝,若在1岁以下,可暂不手术,采用疝气带治疗;若在1岁以上,或疝囊较大、反复突出,影响活动及生活,应手术治疗。
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采用疝气带治疗。使用时将疝内容物回纳后,将疝气带一端的软压垫对着疝环顶住,鼓起的囊泡就会消失,然后将束带穿过软压垫上的孔,适当拉紧后粘贴固定。使用疝气带期间,需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避免长时间压迫导致皮肤破损。
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若疝囊较大、反复突出,影响活动及生活,或发生嵌顿,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关闭疝门,防止疝内容物再次突出。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疝囊突然增大、变硬、触痛明显,或宝宝出现哭闹、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此外,宝宝在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哭闹,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总之,一岁多宝宝得腹股沟疝,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