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是一种脑组织减少而引起的精神衰退性疾病,多由遗传、脑外伤、脑梗死、脑炎、脑膜炎、脑缺血、缺氧、脑动脉硬化、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脑实质破坏和神经细胞的萎缩、变形、消失。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
脑萎缩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记忆障碍: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的症状,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应诺的事等。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记忆力完全丧失。
2.性格行为的改变:性格改变常为本病的早期症状,病人变得落落寡合,不喜与人交往,或表现为没有理想、欲望、对子女亲人缺乏感情;生活习惯刻板怪异,性格急躁,言语增多,或啰嗦重复;或多疑自私,对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特别关注,常因一些微小的不适而纠缠不清。所有这些,都可能是脑萎缩的早期精神症状。
3.智能减退、痴呆:表现为理解、判断、计算能力等智力活动全面下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胜任工作及家务;渐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进食不知饥饱,出门后不识归途,收集废纸杂物视为珍宝。病至后期,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别亲疏,大小便失禁,发言含糊,口齿不清,最终完全痴呆。
目前,针对脑萎缩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对脑萎缩的预防和控制上,以减缓脑萎缩的进展速度。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控制脑萎缩的方法:
1.积极防治血管性疾病:预防脑萎缩,应该积极防治某些全身性疾病,尤其是影响血管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延缓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2.合理用脑:预防脑萎缩,应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合理用脑,大脑的老化速度会明显减慢。
3.清淡饮食:预防脑萎缩,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少糖、盐、油的摄入量,戒烟戒酒,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4.参加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脑萎缩的发生。
5.防治脑外伤:预防脑萎缩,要注意避免脑部外伤,尤其是严重的头部外伤,可能会导致脑萎缩的发生。
6.早期干预:如果已经出现了脑萎缩的症状,应早期干预,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减缓病情的进展。
总之,脑萎缩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可以减缓脑萎缩的进展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