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三种类型,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治疗及中医、理疗等,治疗时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建议及时就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如果鼓膜穿孔,可用双氧水清洗脓液后,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滴耳,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鼓膜穿孔后:先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常用的有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
3.手术治疗:
单纯型: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如果中耳腔内有肉芽或息肉生长,或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骨疡型和胆脂瘤型:需要手术治疗,清除中耳及乳突腔内的病变组织,预防并发症。
4.其他治疗: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由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浊郁结等原因引起,治疗上多采用清热疏风、清肝泻火、化痰散结等方法。
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可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耳部卫生,避免进水,不要用力擤鼻,同时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此外,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呈水平位,故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及中耳,应特别注意。对于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弱,炎症可能会向周围组织扩散,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总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因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