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可降低血糖,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使用时需注意低血糖、过敏反应、注射部位感染等禁忌,按医嘱正确使用,定期监测血糖。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
一、功效与作用
1.降糖作用: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同时抑制肝脏糖原的输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胰岛素能够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
二、使用禁忌
1.低血糖:使用胰岛素过量或注射后未按时进食可能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手抖等症状。
2.过敏反应:少数人对胰岛素过敏,注射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3.注射部位感染:如果注射部位不注意清洁,可能导致感染。
三、使用方法
1.确定注射剂量:根据血糖水平和医生的建议,确定每次注射的胰岛素剂量。
2.选择注射部位:胰岛素可以注射在腹部、大腿、臀部和手臂等部位,通常选择腹部作为注射部位。
3.正确注射:使用注射器或胰岛素笔进行注射,确保注射部位和方法正确。
四、识别技巧
1.查看药品外观:正规胰岛素应为无色澄清溶液,如有变色、混浊或结晶等异常现象,应避免使用。
2.注意保存条件:胰岛素应保存在2℃-8℃的冰箱中,避免冷冻或受热。开封后的胰岛素应在28天内使用完毕。
3.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在正规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胰岛素,避免购买到假药或过期药品。
五、风险提示
1.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胰岛素,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注射时间。
2.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
3.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4.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进食或饮用糖水。
5.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及时就医。
总之,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但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剂量,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和身体反应,以避免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如果对胰岛素的使用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