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是正常体温,一般情况下体温超过37.2℃考虑为发热,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白血病等原因引起的,应根据病因做针对性治疗。
病原体侵入人体会导致呼吸道炎性分泌物渗出,炎症因子与病原体本身都可作为致热源,刺激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产生紊乱,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表现为发热。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如甲酰胺咪唑、丙硫氧噻吩等,同时还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碘剂等药物做辅助治疗。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肿瘤疾病,肿瘤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热量,引起发热。
白血病患者可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或使用甲氨蝶呤、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化学药物进行治疗,配合放疗。疾病若较为严重应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