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怎么治疗?

张春梅 2025-07-14 15:50:57 2

  绝大多数病例予内科治疗即可,治疗的原则为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改善中毒症状,积极防治败血性休克和其它并发症。一、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早期禁食,静脉补液。由于禁食,病程中失水,失钠和失钾,必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补充各类维生素,必要时输血和血浆或蛋白质制剂。抗菌药物可用头孢西丁,甲硝唑等,一般以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毒血症引起的症状,抗休克,可以短程使用几日。迅速补足有效循环血容量,静脉滴注右旋糖酐,5%葡萄糖盐水等。最后也可以给予中药桃仁承气汤改善肠麻痹。可用阿托品类药物解痉止痛。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指征有反复大量便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未能控制且并发休克者,肠穿孔腹膜炎者,腹腔穿刺有脓性或血性渗液,其它急需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未能除外者。专家提示: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绝大多数病例予内科治疗即可,治疗的原则为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改善中毒症状,积极防治败血性休克和其它并发症。如有手术指征的要行手术治疗。

点赞
相关资源

坏死性脑病是什么病 2025-07-14

坏死性脑病是由病毒感染、基因突变、代谢紊乱、脑血管畸形、外伤、中毒等病因导致脑组织出现急性坏死性改变的疾病。该疾病通常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且可能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坏死性脑病的症状多样且严重,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


小儿坏死性结肠炎怎么回事 2025-07-14

小儿坏死性结肠炎的原因通常包括早产、感染、肠道缺血缺氧、喂养不当、药物因素、肠道发育畸形等。1、早产早产儿由于肠道功能不成熟,血供调节能力差,肠道蠕动弱,食物易在消化道滞留及发酵。同时,早产儿肠道黏膜屏障不完整,肠道分泌性IgA低下,细菌容易侵入肠壁繁殖,从而


坏死性肠炎大便的特点 2025-07-14

坏死性肠炎大便具有便血、腥臭味、黏液样、次数增多、水样便或糊状便等特点。1.便血便血是较为突出的表现,大便可呈鲜血便、暗红色血便或果酱样便,出血量多少不一,严重时可出现大量便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甚至休克症状。2.腥臭味由于肠道组织坏死,细菌分解产生特殊气味,使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特点是什么 2025-07-14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特点包括腹痛、胰腺坏死、全身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并发症,治疗方法有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和手术治疗等。1.腹痛:腹痛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通常在中上腹部,可向背部放射。疼痛剧烈,呈持续性,可能


坏死性筋膜炎如何治疗 2025-07-14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关于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一般步骤:1.早期诊断和手术清创一旦怀疑患有坏死性筋膜炎,应尽快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并可能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确定感


坏死性筋膜炎的症状 2025-07-14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疾病,可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其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皮肤改变、全身症状和伤口不愈合等,主要由细菌感染、外伤、糖尿病等引起,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手术清创、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保


坏死性筋膜炎前期症状 2025-07-14

坏死性筋膜炎前期症状包括红斑、疼痛、水疱、发热、乏力、恶心呕吐、伤口渗液、肌肉疼痛、皮肤感觉异常等,不典型易被忽视或误诊,需及时就医。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坏死性筋膜炎前期症状的相关介绍:1.皮肤


坏死性筋膜炎能治好吗 2025-07-14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若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治好,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死亡。1.手术治疗:彻底清创是治疗的关键。手术应在病变区广泛切开,切除坏死组织,包括筋膜和肌肉。同时,清除伤口内的污染物和异物。术后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清创手术,以确保


坏死性筋膜炎是怎么得的 2025-07-14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关于坏死性筋膜炎的一些信息:1.病因:细菌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外伤:皮肤或黏膜的损伤,如割伤、擦伤、烫伤等,为细菌感染提供了入口。


坏死性痤疮怎么诊断 2025-07-14

根据坏死性痤疮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如皮肤病变、疼痛触痛、皮肤坏死、全身症状、血常规、细菌培养、病理检查等,一般可以明确诊断。1.症状和体征:皮肤病变:表现为痤疮样皮疹,可伴有脓疱、结节、囊肿等。皮疹通常发生在面部、背部和胸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