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症状和治疗是怎么样的

管理员 2025-07-22 19:51:29 2

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不够深刻,只停留在血糖水平高上,对其并发症,并不清楚。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不但会引起血管病变,也能让神经出现病变。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神经病变的一种。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有很多症状,治疗要结合实际情况。

肢体麻木,是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突出症状。麻木感会在两侧手脚,同时出现,伴随刺痛和灼热感。肢体发麻有发作规律,白天程度轻,夜里程度重,患者需要按摩手脚,才能缓解不适。严重时,肢体皮肤有紧绷感,条件反射变慢或消失,影响正常活动。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展后,会引起局部疼痛。疼痛一般出现在大腿根,或者盆骨位置。手脚也会出现疼痛,疼痛感增强,不能行走,会让人跛脚,必须停下休息。皮肤溃疡,会后期出现,是末梢神经严重损伤的表现。患者也可能会下肢失灵,瘫痪在床。

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先要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神经损伤。控制血糖,需要患者服用降糖药,还要控制饮食,禁止吃含糖高的食物。用药治疗神经病变,也很关键,药物很多种,既要促进血液流动,也要提供营养支持,还要稳定代谢。

点赞
相关资源

视神经炎治疗方法 2025-07-22

视神经炎患者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抗感染治疗、营养神经治疗、血浆置换、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出现该病的原因通常包括感染性因素、视神经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1.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视神经炎,可以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胶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炎该怎么办 2025-07-22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炎,建议就医诊断,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法,同时进行康复和随访。1.就医诊断首先,需要就诊于骨科或脊柱外科,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等,以确定突出的椎间盘位置和程


三叉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炎怎么区别呢 2025-07-22

三叉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炎的区别在于病因、疼痛特点、触发因素、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病因: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由于血管压迫或神经脱髓鞘等原因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而三叉神经炎则是由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疼痛特点:三叉


视神经炎治疗最佳时间 2025-07-22

视神经炎的治疗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发病后的早期进行治疗效果最佳。治疗方法包括早期诊断、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康复治疗和定期复查等。儿童和老年人的治疗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视神经炎的治疗时间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视神经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5-07-22

视神经炎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色觉异常、眼部疼痛、闪光感、头痛、屈光不正等。1.视力下降这是视神经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觉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或者在阅读、看电视等日常活动中出现困难。2.视野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视野中的盲点、暗点或扭曲


糖尿病会引起末梢神经炎吗 2025-07-22

糖尿病会引起末梢神经炎,这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被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主要原因,过高的血糖会使神经纤维变性,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同时,高血糖还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进一步加重神经损


坐骨神经炎症状是什么 2025-07-22

坐骨神经炎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麻木、无力、感觉异常和肌肉萎缩等,病因包括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1.疼痛:这是坐骨神经炎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


神经炎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5-07-22

中医治疗神经炎的方法主要有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饮食调理、情志调节和康复训练等,治疗需辨证论治,特殊人群应咨询医生。1.中药治疗根据神经炎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这些方剂通常包含多种草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来缓解神


视神经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7-22

视神经炎的注意事项有注意休息、饮食调理、心理调节、定期复查、避免诱因、注意眼部护理、注意安全等。1.注意休息视神经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尤其是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手机等。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2.饮食调理视神经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


视神经炎使用激素冲击有后遗症吗 2025-07-22

视神经炎使用激素冲击治疗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但这些后遗症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且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1.血糖升高激素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必要时进行降糖治疗。2.血压升高激素可能引起血压升高,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