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一、病因
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二、症状
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出现便血症状。少量出血是肉眼不易察觉,但用显微镜检查粪便时可以发现大量红细胞,所谓的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出血量多时可以出现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当癌肿表面破溃、形成溃疡,肿瘤组织坏死感染,可出现脓血、黏液血便。
(一)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
(二)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液质。
(三)肿瘤侵犯膀胱、尿道、阴道等周围脏器时出现尿路刺激症状、阴道流出粪液、骶部及会阴部疼痛、下肢水肿等。
三、治疗
直肠癌的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转移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一)手术治疗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直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姑息性手术等。
(二)放疗适用于直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也可用于术前辅助治疗,提高手术切除率。
(三)化疗是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
(四)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直肠癌治疗的新方法,可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点或免疫检查点发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四、总结
直肠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进行直肠癌筛查非常重要。一旦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