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发展历史时间轴包括1981年、1982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9年、1990年、1993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6年、2011年、2014年、2016年。
1.1981年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2.1982年
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
3.1985年
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4.1986年
中国卫生部将艾滋病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
5.1987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艾滋病正式列入全球监测的传染病。
6.1989年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7.1990年
中国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性病协调小组,建立艾滋病监测点和监测系统。
8.1993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签署了艾滋病合作研究谅解备忘录。
9.1995年
中国颁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1996-2000年)》。
10.1996年
中国成立了国家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11.1997年
中国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了《中国预防与控制中长期规划(1996-2010年)》。
12.1998年
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了对献血员进行艾滋病检测的要求。
13.1999年
中国成立了国家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
14.2001年
中国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标志着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了依法防治的轨道。
15.2003年
中国成立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
16.2004年
中国颁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
17.2006年
中国成立了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18.2011年
中国颁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19.2014年
中国发布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十二五”行动计划终期评估报告》,评估结果显示,中国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
20.2016年
中国发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提出了“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有效控制性传播,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进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将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的防治工作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应对的过程,随着科学研究和防控措施的不断推进,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