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需关注休息与活动、饮食、氧疗、心电监护、疼痛护理、溶栓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1.休息与活动: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在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过饱。
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限制液体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3.氧疗护理:
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密切观察氧疗效果,调整吸氧流量和时间。
4.心电监护:
持续监测心电图,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5.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物。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卧位。
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
6.溶栓护理:
遵医嘱进行溶栓治疗,密切观察溶栓效果和副作用。
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7.并发症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治疗。
8.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和支持。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
9.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教会患者自我观察和急救方法,如出现胸痛应立即休息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个性化,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