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皮孢子菌毛囊炎是由糠秕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病因与马拉色菌异常繁殖有关,症状为毛囊性半球状红色丘疹、脓疱、黄痂、色素沉着等,可自觉瘙痒或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真菌镜检或培养结果,需与痤疮、湿疹、体癣等疾病相鉴别。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勤洗澡、勤换衣、注意饮食清淡等。
糠皮孢子菌毛囊炎是由糠秕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接下来将从糠皮孢子菌毛囊炎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这几个方面为你进行解答。
1.病因:糠秕马拉色菌是一种嗜脂性酵母样真菌,正常情况下与人的皮肤共生,当人体免疫力下降、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多汗、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等情况下,可导致马拉色菌异常繁殖,从而引发糠皮孢子菌毛囊炎。
2.症状:本病好发于颈、前胸、肩背、上臂、腹部等部位,初起为毛囊性半球状红色丘疹,直径2-4mm,逐渐向周围扩大,中心炎症减轻,可形成脓疱,脓疱干涸或破裂后形成黄痂,痂皮脱落后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患者可自觉瘙痒或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
3.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真菌镜检或培养结果,一般可确诊糠皮孢子菌毛囊炎。需要注意的是,应与痤疮、湿疹、体癣等疾病相鉴别。
4.治疗:
外用药物:如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
口服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疗法、光动力疗法等。
5.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
勤洗澡,勤换衣,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
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糠皮孢子菌毛囊炎,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免引起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