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疼痛、肿胀、畸形、晨僵、发热、皮肤症状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关节畸形和残疾。
1.关节疼痛和肿胀
通常首先出现在手指、手腕、肘部、膝盖等关节,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和肿胀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常伴有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
2.关节畸形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手指、手腕、肘部、膝盖等关节的畸形,如手指向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钮孔花样畸形等。
3.晨僵
患者在早晨起床后或休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1小时以上。
4.发热
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5.皮肤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皮肤病变,如类风湿结节、环形红斑等。
6.其他症状
还可能出现脱发、口干、眼干、心包炎、胸膜炎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中年女性中,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症状,防止关节畸形和残疾的发生。
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残疾的发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寒冷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