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型高血压和缓进型高血压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急缓、症状轻重、预后情况等方面。
1.发病急缓
急进型高血压发病急骤,多见于中、青年,可无前驱症状,起病数天至数周后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缓进型高血压起病隐匿,多见于中老年人,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偶尔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血压升高。
2.症状轻重
急进型高血压症状较重,舒张压持续≥130mmHg,有头痛、视物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出现持续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
缓进型高血压症状较轻,血压逐渐升高,可有头痛、头胀、眩晕、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耳鸣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多不典型。
3.预后情况
急进型高血压预后较差,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佳,可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缓进型高血压预后较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长期坚持降压治疗,多数患者可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急进型高血压还是缓进型高血压,都需要积极治疗,控制血压,以预防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同时,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避免血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