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儿科疾病,由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引起,症状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预防措施有加强锻炼、注意卫生等。
1.症状:
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常伴有寒战、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咽痛:是最明显的症状之一,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加重。
扁桃体红肿: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
咳嗽、咳痰:由于扁桃体炎可导致喉部炎症,患儿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口臭:口腔内可有异味。
2.病因:
感染: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毒感染也可导致急性扁桃体炎。
免疫力下降: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感染。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季节变化等也可能诱发急性扁桃体炎。
3.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生素(用于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用于病毒感染)等。
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等。
4.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注意事项: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可能会引起高热惊厥,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情况,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
如患儿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复诊。
总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加强预防措施,提高患儿免疫力,可有效减少发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