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的植入式电子医疗设备,手术将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并植入起搏器,适应人群包括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需遵循医嘱、避免干扰、注意维护并定期复查,手术有风险但发生率较低,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1.安装过程
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确定是否适合安装起搏器。医生还会与患者和家属讨论手术风险、预期效果等。
手术中:在局部麻醉下,医生通过小切口将起搏器的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并将起搏器植入胸部皮下。电极导管通过静脉或心内膜到达心脏的特定部位,以监测和刺激心脏的跳动。
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通常为1-3天。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休息,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2.适应人群
心动过缓:心脏跳动过慢,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
房室传导阻滞:心脏房室之间的传导阻滞,导致心跳节律异常。
其他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心力衰竭等。
3.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的建议:患者需要按时服用药物,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避免电磁干扰:起搏器可能会受到电磁干扰,如手机、微波炉等,患者应避免接触这些设备。
注意电极导管的维护:电极导管可能会出现脱位、感染等问题,患者需要注意保护,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
4.风险和并发症
手术风险:如出血、感染、心脏穿孔等。
并发症:如起搏器电极脱位、起搏器综合征、心律失常等。
5.术后生活
可以正常生活: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起搏器的程控和检查,以确保起搏器的功能正常。
总之,心脏起搏器安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和家属应该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