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三次以上可能是出现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肠癌等问题。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通常是由于患者不洁饮食或吃大量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导致的胃肠黏膜急性炎症,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超过三次,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脱水等症状,通常多发于夏秋季。
急性胃肠炎患者出现严重呕吐时应注意禁食,遵医嘱进行补液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患者平时应注意少食多餐,并遵医嘱口服止泻药,比如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
2.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饮食不洁、肠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炎症因子分泌增多使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等。
患者应注意休息,进食前注意洗手,在发作期应注意流质饮食,比如米汤、面汤等,遵医嘱使用美沙拉秦缓释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缓解不适症状。
3.肠息肉
若患者长期便秘导致粪便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黏膜损伤,很有可能引发息肉的形成,患者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比如高脂饮食、经常吃辛辣刺激以及油腻食物等都有可能导致肠息肉的形成。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超过三次的情况。
建议患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多吃高纤维的食物,比如坚果、菠菜、五谷杂粮等,促进肠蠕动改善便秘,建议患者尽早遵医嘱采取息肉切除术,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
4.肠癌
肠癌患者多数是因为长期缺乏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抽烟、接触含有亚硝胺的物质引起,遗传因素也有可能导致肠癌的发生。肠癌早期患者多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比如排便次数增多、便秘等,还有可能出现血便、黏液便等症状。
肠癌患者多会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尤其要注意实施营养支持治疗,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鸡蛋羹、米汤等。遵医嘱尽早实施肿瘤切除术,术后结合化疗、放疗等方式提高患者生存率。
排便次数异常增多的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一定饮水量防止腹泻次数过多造成脱水,应尽早做肠镜检查以及粪常规检查,查明具体病因后采取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