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性肝硬化的原因主要有血吸虫感染、虫卵沉积、免疫反应、肝脏组织损伤与纤维化等。
1.血吸虫感染
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不断产卵。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时,尾蚴可侵入人体皮肤,经血液循环到达肠系膜静脉发育为成虫。大量血吸虫在体内寄生繁殖,是血吸虫性肝硬化的根源。
2.虫卵沉积
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脏和肠壁组织。虫卵在肝脏汇管区大量沉积,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吸引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虫卵肉芽肿,进而影响肝脏正常结构和功能。
3.免疫反应
机体针对血吸虫虫卵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在疾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免疫细胞识别虫卵抗原后,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加重肝脏的炎症反应,导致肝脏组织不断受到损伤,促进肝硬化的形成。
4.肝脏组织损伤与纤维化
由于虫卵沉积和免疫反应,肝脏组织持续受到损伤,发生变性、坏死,同时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此外,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导致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也是血吸虫性肝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患者一旦被确诊为血吸虫性肝硬化,应及时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