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抽搐可能是面肌痉挛、低钙血症、癫痫等疾病所致,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可能是由于面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桥小脑角区存在肉芽肿或者囊肿,压迫面神经所致,患者面部肌肉会出现不自主抽搐的现象,情绪激动时,症状还可能会加重。
面肌痉挛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安定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在面部注射肉毒素,阻断神经肌肉的传递,改善面肌痉挛的现象。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还可以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平时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操劳。
2、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可能是由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等因素所致。患者由于体内的钙水平偏低,可能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上升,出现面部肌肉抽搐的现象,还可能伴随手足抽搐、手部发麻等症状。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钙、枸橼酸钙等药物来调节体内的钙水平,还可以使用维生素D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平时饮食上还可以适当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比如排骨、乌骨鸡、牛奶、鸡蛋、虾米等,也可以适当晒太阳来间接补钙。
3、癫痫
癫痫可能是由于皮质发育障碍、头部外伤或者脑部肿瘤等因素所致,癫痫局部发作时,受到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面部不自主地抽动。
患者可以使用抗癫痫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如果癫痫是由于肿瘤引起的,还可以进行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平时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出现熬夜或者过度劳累等现象。
除上述原因外,脸部抽搐还可能是由于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Meige综合征、脑瘤等疾病所致,需要就医检查,明确具体的原因,以上疾病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预后相对比较好,患者无需过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