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素痣按压一般是白色。
无色素痣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局限性白斑,可能和胎儿期的皮损处黑素细胞的发育缺陷有关。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的色素脱失,形成淡白色的斑块。由于无色素痣部位的皮肤缺乏色素,因此在按压无色素痣后,并不会出现颜色改变,依然保持原有的白色或淡白色。
无色素痣的皮损好发于躯干、下腹、四肢近端,面部和颈部亦可受累。其形态多样,可为斑点状或螺纹状,往往沿神经节段分布,四肢多呈条状或带状,躯干可呈方形。脱色斑可散在分布,彼此之间距离比较远,还会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成比例地变大、变长。
对于无色素痣,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无色素痣出现在头面或外在部位,自觉影响美观,可以配合医生进行规范处理。对于小的无色素痣,可以激光治疗,通过其热效应可以穿透到皮肤下的组织细胞,促使无色素痣慢慢淡化,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而对于较大、不断增长的无色素痣,则可以遵医嘱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
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在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豆类、瘦肉等,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还要适量喝温开水,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芥末、花椒等。同时,患者要注意皮肤保护,避免强烈日光照射,不要用力搔抓或过度擦洗皮肤,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