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脾气暴躁可能是湿热内蕴、阴虚火旺、脾胃不和、肝气上逆、心火亢盛等原因导致,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不同,详情如下:
1、湿热内蕴
三伏天湿热之气重,人体易受湿邪侵袭,导致湿热内蕴。湿热困阻中焦,肝气不得疏泄,郁结于内,进而影响情绪,出现易因小事而大动肝火,情绪起伏大,难以自控的现象。患者需要多摄入清淡、利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等,并遵医嘱使用黄连、黄芩、龙胆草等药物,其通常可煎汤服用,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每次约100ml,帮助清除体内湿热之邪。
2、阴虚火旺
夏季人体易出汗,若汗液过多而未能及时补充,则易导致阴液亏损,阴虚则火旺,心火旺盛则心神不宁,表现为脾气暴躁、心烦意乱。明确是阴虚火旺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熟地黄、山茱萸、知母等药物,其可煎汤或入丸散,一般建议每日剂量不超过15g,分两次服用,有利于滋补阴气,辅助降火。
3、脾胃不和
夏季人们往往贪凉饮冷,饮食不节,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不和,气机不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不畅则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影响情绪,还会有腹部胀满、嗳气反酸等症状。患者需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食,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六君子丸、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一次8丸左右,一日3次,温水送服,帮助调节脾胃,改善胃部不适感。
4、肝气上逆
夏季高温易使人烦躁不安,若此时情志不遂,如遭遇挫折、压力增大等,则易导致肝气上逆,造成情绪波动大,易怒易躁,有时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患者需要通过使用空调或除湿机调节室内湿度,可以适当静坐冥想或做20分钟左右的瑜伽,帮助调节情绪,避免烦躁易怒。
5、心火亢盛
三伏天是一年中较炎热的时期,暑热之气极易侵扰人体,导致心火亢盛。心主神明,心火过旺则神明失守,情绪易波动,表现为心中烦热不安,稍有不如意即大发雷霆。发生心火亢盛的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黄连解毒汤等药物,帮助清心泻火,安神定志,缓解心火亢盛导致的烦躁易怒。
患者生活中也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在每晚十点前入睡,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调节,缓解病情。在用药期间也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