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无法自测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测量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仪器设备来进行检测,自己在家进行测定很难,建议去医院进行规范检测,比如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等。
1.快速尿素酶试验
快速尿素酶试验是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活性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高活性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通过检测试剂中pH值的变化来判定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优点是操作简便快捷,可在胃镜检查时同步进行;缺点是属于有创检查,患者可能产生不适。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胃镜钳取胃黏膜组织,经过包埋、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这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之一。优点是准确度高;缺点是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分布不均,取材部位不当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3.尿素呼气试验
尿素呼气试验是利用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活性,让患者口服标记有碳13或碳14的尿素后,检测呼出气体中标记的二氧化碳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优点是无创、简单、易行;缺点是碳14呼气试验因具有放射性,不适合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4.血清抗体检测
血清抗体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当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到。优点是操作简便,可用于大规模筛查;缺点是抗体阳性只能说明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无法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
5.粪便抗原检测
粪便抗原检测是通过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原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在人体内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表面,并随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脱落而脱落,随粪便排出。因此,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可以了解是否存在感染。优点是无创、简便易行,患者接受度高,适用于任何年龄;缺点是准确性受粪便样本采集和保存条件的影响。
上述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检测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检测目的和准确性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疑似感染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如果通过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则需要遵医嘱采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两种抗生素,比如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能够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促进病情痊愈。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平时还应调整饮食结构,尽量少吃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加重胃部不适。由于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所以平时也应实行分餐制,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使用过的餐具应及时使用100℃的开水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