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一般指孤独症。孤独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社会互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动作行为刻板、感觉动作障碍、认知障碍等。
1.社会互动障碍
孤独症患者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显著的困难,如避免眼神接触、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缺乏分享兴趣和成就的意愿,其主要和大脑中负责社交认知和情感处理的区域功能异常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
因为大脑语言中枢发育不完善,所以会导致语言处理和表达的困难,使得患者有语言发育迟缓、语言理解困难、重复他人话语、使用不寻常的语调和节奏等表现。
3.动作行为刻板
由于大脑基底节和前额叶组织发育障碍,神经递质传导异常,会影响正常的运动功能,可造成患者出现不断摇晃身体、拍手、旋转物品等重复动作,并且坚持固定的日常流程和习惯。
4.感觉动作障碍
孤独症患者在感觉和动作方面也存在异常,会对声音、光线、触觉等感觉刺激表现出过度敏感或迟钝的反应,而这一现象多和大脑感觉处理区域异常有关。
5.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的产生和大脑前额叶和顶叶功能异常有关,这些区域参与高级认知功能,可导致孤独症患者出现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对于确诊孤独症的患者,通过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法等方法,能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矫正人际交往的刻板行为和不良行为。此外,对于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舍曲林等药物,帮助改善情绪,控制冲动和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