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性肠息肉不是癌症,但它是一种癌前病变,有一定的恶变概率。
腺瘤性肠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多发生于结直肠,通常是单个或多个,大小、形状不一。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是两种与基因突变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腺瘤性肠息肉发生率较高。
腺瘤性肠息肉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但当息肉数量较多、体积较大时,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肠梗阻、肠套叠等并发症。
对于发现有腺瘤性肠息肉的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较小的息肉,医生可以通过内镜将其切除,包括电切、圈套切除、黏膜切除术等。对于较大的息肉或内镜下切除后复发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结肠部分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术等。切除息肉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监测息肉的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