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皮肤痒可能与温热刺激、皮肤干燥、过敏、烫伤等情况有关,可以根据原因进行处理。
1、温热刺激
艾灸时产生的热能导致皮肤局部温度升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
如因热效应引起瘙痒,应适当降低艾灸温度,避免过热。同时,控制艾灸时间,避免过长时间刺激皮肤,一般15-20分钟为宜。
2、皮肤干燥
艾灸过程中可能会使皮肤表面的油脂蒸发,导致皮肤干燥,从而引起瘙痒。
艾灸后注意皮肤保湿,使用温和的保湿霜或乳液,避免皮肤干燥。同时可以利用清水清洗皮肤,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3、过敏
部分人对艾草或艾绒中的部分成分过敏,艾灸时皮肤接触过敏物质,就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瘙痒。
如确定为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艾灸,并远离过敏原。如有必要遵医嘱服用苯海拉明、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4、烫伤
若是艾灸的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烫伤,从而导致瘙痒、疼痛等不适感出现。
烫伤后可以利用冰毛巾进行局部冷敷。降低局部温度,麻木末梢神经,从而改善不适。
若是症状长时间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