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肚酸痛考虑是过度劳累、腓肠肌拉伤、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腱炎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针对具体的原因进行处理,方法如下:
1、过度劳累
患者近期若长时间走路或者进行超负荷运动,身体会生成大量的乳酸,堆积在小腿,则会引起酸痛感。
此时患者需多休息,大量饮水,可促进乳酸代谢,也可用手对小腿肚进行按摩,或者使用热毛巾热敷局部,其次患者可使用热水泡脚,可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均有助于改善症状。若酸痛的症状比较严重,影响到日常行走,患者也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药物进行治疗,或者进行物理治疗,如电磁波、红外线灯等。
2、腓肠肌拉伤
患者在短跑或者跳跃时,腓肠肌肉张力过大,导致肌纤维键过度拉伸,会引起肌肉拉伤,出现小腿肚酸痛、局部皮肤呈青紫色、肌肉痉挛等症状。
患者需使用粘带固定,遵医嘱使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治疗,如美洛昔康、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其次可辅以脉冲超声波治疗,在拉伤后3-5天还需做好康复训练。平时要注意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在运动前要适当做热身运动,防止肌肉过度紧张,再次出现拉伤的情况。
3、下肢深静脉血栓
当患者存在下肢静脉血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等情况时,深静脉系统中的血液从液态变为固态,对静脉壁造成一定的刺激,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小腿部位会出现肿胀、酸痛等不适。
患者平时需卧床休息,将下肢抬高,可缓解酸痛、肿胀的症状,但需注意避免按摩患处,否则会导致血栓脱落。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等,必要时还需进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链激酶、尿激酶、阿替普酶等。患者也可通过血栓抽吸术治疗。患者日常要多饮水,可穿戴弹力袜,适当进行活动,可预防血栓形成。
4、肌腱炎
若是患者平时频繁的活动,导致小腿肚部位肌腱过度被使用,会发生劳损或者退化,从而引起无菌性炎症,则会出现小腿肚酸痛、红、麻木、关节受限等症状。
患者平时需多休息,对患肢进行固定并抬高患肢,减少患肢的活动,对患处进行热敷或者冷敷,可缓解不适。其次患者要合理饮食,可以多食用鸡蛋、猕猴桃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可促进疾病恢复。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塞来昔布、吲哚美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治疗,也可通过针灸、冲击波、电刺激等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腰椎疾病可能会引起腿部麻木、酸痛的表现。只要患者及时就医,并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处理,一般可以控制病情或逐渐痊愈,不必过度担心。日常还要保护好小腿肚,避免局部受到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