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五项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其意义有所不同。
1.肌酸激酶
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CK升高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肌肉疾病等。轻度升高也可见于剧烈运动后,但一般休息后可恢复正常。CK-MB作为CK的亚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2.肌酸激酶同工酶
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CK-MB在心肌梗死发生后3-8小时开始升高,10-24小时达到峰值,对判断心肌梗死的发生时间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其特异性较高,是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可靠指标。
3.乳酸脱氢酶
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以心肌、骨骼肌、肾脏中含量较高。LDH在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疾病时升高。此外,恶性肿瘤、贫血、肝脏疾病等也可导致其升高。LDH在心肌梗死时升高较早,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诊断。
4.α-羟丁酸脱氢酶
HBDH在心肌梗死、肝脏疾病和贫血等疾病中升高。其活性升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且在心肌梗死发生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
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主要存在于心肌和肝脏中。AST在心肌梗死时升高较晚,通常在发病后数小时至数天才能检测到,因此不作为早期诊断指标。但在肝脏疾病中也可见到AST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