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血糖控制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较长且无明显并发症的老人,可以适当严格地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可控制在7.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可控制在10.0mmol/L左右。这是因为较为严格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更好地维持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老人伴有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频繁低血糖发作或预期寿命有限等情况,则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空腹血糖可在8.0-9.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可在11.0-13.0mmol/L之间。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而低血糖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伴有多种疾病的老人来说,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如跌倒、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适当放宽血糖控制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保障老人的安全。
无论血糖控制目标如何,都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通过综合的管理措施,更好地控制老人的血糖水平,保障他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