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不存在快速缓解腹泻的小窍门,腹泻需要采取针对性、对因的治疗措施。常用的止泻方法是药物治疗,饮食调理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需要积极寻找导致腹泻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腹泻,常见的导致腹泻的原因有生理因素、病理性因素。
1、生理因素
患者可能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如进食辛辣、生冷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受凉,精神紧张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引起腹泻。如果患者无其他伴随不适,且腹泻症状较轻,可以采取腹部按摩、保暖等方式暂时居家观察,如不能自行缓解或症状持续加重需就诊处理,查明病因。
2、病理性因素
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功能紊乱、肠炎、胃炎、胆囊炎等,患者发病除腹泻外,还可能伴有反酸、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面色苍白、冒冷汗等症状,大便性状也会发生变化,如稀水样便。患者一旦出现以上症状,需及时就诊。根据病因再决定采取何种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常用的止泻药物有蒙脱石散、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如果患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还需要增加抗生素。
此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胃肠功能改变,进而出现腹泻。因此,出现腹泻时,患者需要注意查明原因,以免延误病情。另外,患者日常也可以通过生活调理,改善胃肠功能,预防腹泻,如清淡易消化饮食,少吃或不吃生食,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坚持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