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占眼科门诊的5%左右,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首要措施。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如果过敏原是某种食物,应避免食用。保持眼部清洁,用生理盐水或人工泪液冲洗眼睛,可去除眼部的过敏原和分泌物,减轻眼部不适。冷敷可减轻眼部红肿和瘙痒,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如奥洛他定、依美斯汀等,可减轻眼部瘙痒。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奈多罗米钠等,可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氟米龙等,可减轻眼部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需遵医嘱选用,不可擅自用药。
3.手术治疗
过敏原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适用于过敏原明确且难以避免接触的患者。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剂量,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从而减轻过敏反应。
其他手术如睑板腺按摩、结膜囊冲洗等,可用于治疗并发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或结膜炎。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同时,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用眼。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此外,对于儿童患者,治疗应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