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增生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是由牙周炎、颌骨囊肿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1、生理因素
日常喜欢偏侧咬合或局部咬合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局部牙槽骨出现增生的情况。
如果增长速度缓慢、不影响牙齿功能、不影响美观,没有出现疼痛、红肿、出血等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治疗。如果增生的部位较大,影响到舌头或脸颊黏膜的功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把增生处的牙龈切开,然后将增生的组织磨平即可。
2、牙周炎
牙周炎是发生于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由于炎症长期对牙槽骨产生刺激,可能会导致牙槽骨出现反应性的增生。
建议日常注重口腔卫生,控制口腔菌斑,及时清除牙石及导致菌斑滞留的因素。同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四环素、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具有消炎、抗感染等作用。待炎症得到控制后如果觉得影响美观,可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来修整牙槽骨的形态。
3、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是由于牙齿发育及萌出异常、牙齿慢性炎症刺激、颌骨内损伤等原因引起的,由于其对牙槽骨产生刺激,可能会造成牙槽骨肿胀,从而看着有点突出。
该病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如开窗减压术、刮除术、颌骨部分切除术等,将囊肿切除后,肿胀的牙槽骨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若不能恢复,必要时可以考虑采取手术修整牙槽骨形态。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口腔清洁卫生,养成按时刷牙、勤漱口的好习惯,预防颌骨囊肿复发。
除上述原因外,牙槽骨增生还可能与牙龈纤维瘤病有关,建议前往医院检查,明确原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经积极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无需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