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指发热,哺乳期发热可能是由于泌乳热、乳腺炎、风寒感冒等原因导致,应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1.泌乳热
生产后泌乳素会逐渐升高,此时可产生大量乳汁并使乳房充盈、胀大,可伴有基础体温升高的表现。
此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产妇可以多让宝宝吸吮乳头,能够避免胀奶引起的局部不适,还有助于预防炎症感染。
2.乳腺炎
若是未积极将乳房内乳汁排空,导致大量乳汁长期堆积时,可能会引起炎症感染,在炎症的侵犯下乳腺组织可出现明显肿胀、疼痛,并且会造成体温调节中枢受累,此时便会引起发热。
产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药物控制炎症感染,并暂时避免母乳喂养。同时应做好乳房清洁,溢乳后及时擦拭,防止加重感染。
3.风寒感冒
若是生产后不注意个人保暖,导致大量寒邪入侵体内后,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可造成损伤,并且当寒邪刺激肺组织后,可使其受累,并引起咳嗽、发热。
产妇应做好保暖措施,并在医生建议下使用风寒感冒颗粒、防风通圣丸、感冒软胶囊等有助于解风散热的药物缓解不适。恢复后可以多运动,以便增强体质,有利于降低复发率。
另外,哺乳期个人体质较差,易受病毒感染,当病毒侵犯机体后,体内白细胞可出现反射性升高,并且病毒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引起发热。
产妇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盐酸金刚烷胺颗粒、利巴韦林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病毒感染,有助于减轻发热现象。在恢复过程中若是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