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踮脚尖会发抖可能是生理因素、低钙血症、椎管狭窄、特发性震颤等原因引起的,详情如下:
1、生理因素
如果患者身体过度劳累,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或者是双下肢肌肉遭受低温刺激、长时间保持坐着姿势等,容易使双下肢肌肉痉挛,造成踮脚尖发抖。此种情况一般可以自行缓解,不必过度担心。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长时间坐着、站着等,防止再次出现上述症状。
2、低钙血症
患者因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缺乏或者是肾脏疾病等原因出现低钙血症时,由于血清中的钙离子水平低于正常值,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从而引起坐着踮脚尖发抖。如果患者能够明确原因,并且积极治疗,并且及时补钙,一般可以痊愈,不用过度紧张。
3、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主要是椎管退行性变所致。因为患者脊髓和神经受压,所以可出现四肢运动障碍、躯干感觉障碍等现象,部分患者坐着踮脚尖时会发抖。此病通常无法根治,但是大多数患者采取规范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预后良好,无需过分担忧。
4、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发病时双下肢不自主震颤,可表现为发抖样,坐着踮脚尖时会更明显。患者应该积极就医治疗,控制病情,避免病情加重导致精细活动能力受损,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
除上述原因外,坐着踮脚尖会发抖还可能是脑梗死、脑瘤等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