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上面疼多是运动过度、外伤、骨膜炎等原因所致,不同原因治疗方式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过度
患者运动时未做好防护,或过度运动,导致局部肌肉、韧带等受到过度牵拉,出现损伤,引起疼痛,患者可误认为脚踝骨出现疼痛。
患者需停止运动,制动患肢,若损伤严重,可以采取韧带重建术、关节镜手术等修复损伤组织,后续运动前需做好防护,控制运动强度,且需在热身后进行运动,避免损伤再次出现。
2、外伤
患者脚踝骨处遭受外力冲击,局部组织出现损伤,可出现局部疼痛,伴有肿胀、出血等表现。
遭受外力冲击后需立即用冷毛巾、冰袋等冷敷局部,缩小血管,减轻血液的渗出,后续可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促进红肿症状消退。若局部皮肤损伤,可以使用过氧化氢溶液、聚维酮碘溶液等进行消毒,避免出现感染。
3、骨膜炎
患者脚踝骨骼遭受病原体感染,持续损伤骨膜组织,可引起骨膜炎,炎症持续刺激周围组织,局部神经受损,机体可出现疼痛的现象。
患者短期内可卧床休息,减少患处负重,后续可根据医生指导,服用布洛芬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改善机体疼痛。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控制感染。若局部有脓液堆积,还可采取引流术,引流出脓液,避免损伤加重。
除上述因素外,痛风也可导致脚踝周围出现疼痛,平时需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若疼痛出现了加剧或持续存在时,此时需就医治疗,缓解机体不适,提高预后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