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剧烈疼痛疼得打滚可能与急性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等原因有关,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胃黏膜的急性炎症,组织学上通常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病因包括应激、药物因素(如非甾体抗炎药)、乙醇、创伤及物理因素、十二指肠-胃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从而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应去除病因,如停用刺激性药物、戒酒等。同时遵医嘱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
2、胃溃疡
胃溃疡是胃内壁出现的溃疡,通常由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过度使用引起。这些因素会导致胃黏膜破损,形成溃疡。当胃酸或食物刺激溃疡面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特别是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之内。根据病因进行抗菌治疗,如使用抗菌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同时可以遵医嘱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控制胃酸分泌。
3、胃出血
胃出血通常是由胃溃疡、急性胃炎等胃部疾病导致的血管破裂或胃黏膜损伤。当出血量较大时,会刺激胃黏膜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并伴有呕血、黑便等症状。出血量多者可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如喷洒止血药、血管套扎术等。止血后应进食流质食物,并逐步增加食物的品种与数量,避免刺激性食物。
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