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采取立即观察、联系医生、告知医生过敏史、配合治疗、观察病情、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等措施。
1、立即观察
首先,家长需要立即观察宝宝的症状,如呼吸急促、皮肤红肿、瘙痒、心跳加快等。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先在家中观察,并保持宝宝安静,避免过度活动。
2、联系医生
如果宝宝的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紧急情况,家长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诊。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宝宝的呼吸道畅通,给予适量的氧气。
3、告知医生过敏史
在医院,家长需要告知医生宝宝的过敏史,包括对哪些药物或物质过敏,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4、配合治疗
在医院,家长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等。同时,家长也需要注意宝宝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确保宝宝的安全。
5、观察病情
在宝宝接受治疗后,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症状是否缓解、是否出现新的症状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6、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如果宝宝的过敏是由药物引起的,家长需要避免再次给宝宝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药物。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宝宝接触其他过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