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吃未煮熟的禽类产品等方式传染人。
1.直接接触传播
人类直接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活禽或病死禽,病毒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例如,在处理、宰杀或接触病禽时,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就有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
2.飞沫传播
患病禽类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被人类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当禽类打喷嚏、咳嗽或鸣叫时,可能会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悬浮并可能被人类吸入。
3.间接接触传播
人类接触到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物品等,如禽类粪便、笼子、饲料等,也有感染风险。这些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表面可能存在病毒颗粒,人类通过触摸这些物品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就可能将病毒带入体内。
4.空气传播
在特定条件下,如家禽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病毒可能通过空气传播较长距离,增加感染机会。这种情况下,人类即使在没有直接接触病禽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通过吸入含有病毒的空气而感染禽流感。
5.吃未煮熟的禽类产品
食用未完全煮熟的禽肉、禽蛋等,如果其中含有禽流感病毒且未被高温杀灭,人类食用后也可能引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