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为0是否有事,主要取决于原因,如果是药物影响所致,通常没事。如果是伤寒所致,则通常有事。
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白细胞的一种,主要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的防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范围是0.05-0.5×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范围是0.5-5%。无论是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还是百分比为0,均低于正常范围。如果是长期使用地塞米松、泼尼松龙、泼尼松等药物所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则一般没事,在停用药物后,嗜酸性粒细胞会恢复正常水平。如果是伤寒所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则一般有事,可引起持续高热、皮肤起皮疹等情况,若未及时治疗,还可引起肠穿孔、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因此,当患者被查出嗜酸性粒细胞为0,则需要进一步进行体格检查、伤寒沙门菌培养等明确诊断。如果是药物影响引起,则通常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如果是伤寒引起,则需要及时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促进病情恢复。
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牛肉、生鱼肉等食物,否则容易增加寄生虫感染几率。一般可以吃鸡胸肉、鸡蛋、菠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散步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免疫细胞能够更有效地在体内循环并发挥作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4次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