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晚上睡觉总是哭闹可能是因为饥饿或口渴、睡眠环境不佳、心理因素、消化不良、缺乏维生素D或钙等原因导致的,需要针对具体的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1.饥饿或口渴
宝宝的食量逐渐增大,新陈代谢较快,如果睡前没有吃饱或者夜间饿醒,就会哭闹。家长应保证宝宝的正常食物摄入量,并定时投喂食物,防止因饥饿或口渴而出现哭闹。
2.睡眠环境不佳
如果被子太薄或是太厚,周边环境过于嘈杂,室内光线过强,或室内温度不适宜,都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质量。家长需要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建议保持在26℃左右、室内光线不可太强、保持安静等。
3.心理因素
一岁多的宝宝开始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当他们在睡觉时看不到父母或者感到与父母分离时,可能会产生分离焦虑,从而哭闹。此外,宝宝还可能因为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或者不安全而在睡觉时哭闹。家长可以通过温柔地唱歌、讲故事或给予拥抱等方式为孩子提供安全感,来帮助宝宝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入睡质量。此外,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也有助于减少宝宝的夜间哭闹。
4.消化不良
受凉、感染等都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导致白天的食物无法被正常吸收和消化,晚上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的症状。对于消化不良的宝宝,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宝宝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来改善症状。同时,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和保暖措施。
5.缺乏维生素D或钙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较大,缺乏这些营养素可能会引发惊厥、难以入睡等症状。家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碳酸钙D3片、维生素D2乳酸钙片、维生素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可以给宝宝吃黑芝麻、虾皮、奶酪等食物增加体内钙含量,但需注意避免过量摄入。
通过以上处理措施,一般能够很快缓解宝宝晚上睡觉总是哭闹的现象,所以家长不用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