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长包疼考虑是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炎或外耳道肿瘤等,需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治疗。
1.外耳道疖肿
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引起。疖肿成熟时,顶部有黄白色脓点,溃破后脓液流出,症状就会缓解。
避免挖耳或外耳道损伤。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游泳后外耳道积水。疖肿未成熟时,可局部热敷或使用鱼石脂软膏等药物促进疖肿成熟。疖肿成熟后,可切开引流,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庆大霉素。
2.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炎常伴有耳痛、外耳道皮肤红肿、渗出等症状。
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外耳道进水或潮湿。避免频繁使用耳毒性药物。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常用药物为阿奇霉素、替硝唑等。
3.外耳道肿瘤
外耳道的良性或恶性肿瘤也可引起外耳道包块和疼痛,常伴有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良性肿瘤,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选择手术切除或观察。对于恶性肿瘤,需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