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聋是一种严重的听力障碍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等,预防需要注意保护听力,避免接触噪声和耳毒性药物,积极治疗耳部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常常伴有耳呜。
1.病因:
内耳血管栓塞、病毒感染、内耳窗膜破裂、爆震性聋、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
听神经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硬化或痉挛等。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药物中毒。
莱姆病、疟疾、麻疹、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或内耳供血障碍。
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变态反应、肿瘤等。
2.症状:
听力下降:听力逐渐下降,可伴有耳鸣、耳闷等症状。
耳鸣:常为高音调耳鸣,间歇性或持续性,后期可发展为持续性耳鸣。
眩晕: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耳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耳深部疼痛,常为钝痛或刺痛。
3.检查:
听力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耳声发射等,以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
耳部检查:包括耳镜检查、耳部CT或MRI等,以排除耳部其他病变。
其他检查:如前庭功能检查、脑电图、心电图等,以评估全身情况。
4.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听力下降,如中耳炎、耳硬化症等。
5.治疗:
药物治疗: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循环等药物治疗。
助听器:适用于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患者。
人工耳蜗植入:适用于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
其他治疗:如耳鸣掩蔽治疗、听觉康复训练等。
6.预防:
避免接触噪声: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应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积极治疗耳部疾病:如中耳炎、耳硬化症等,以免病情进展导致听力下降。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等。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噪声环境工作者等,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