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EF值为26%时,属于中度心衰,较为危险,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EF值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EF值正常范围为50%至70%。当EF值低于50%时,提示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可能出现心衰症状。EF值为26%明显低于正常范围,说明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受损。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以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当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时,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血液在肺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积聚,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衰症状。EF值越低,心衰症状越明显,病情越严重。
对于中度心衰患者,需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心衰进一步恶化。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等。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饮食控制、避免劳累和感染等,以减轻心脏负担。
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最终导致心脏功能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对于EF值为26%的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心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