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术后的注意事项通常包括穿刺部位及管路护理、生命体征监测、饮食与水分摄入、活动与休息、药物管理等。
1、穿刺部位及管路护理
介入术后,穿刺导管和鞘管需妥善固定,防止脱管,并保持管路通畅。同时,需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对于动脉穿刺者,术侧肢体制动6小时,并观察穿刺侧肢体温度、感觉、颜色及动脉搏动情况,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感染或皮肤破损。
2、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神志及肢体肤色的变化。特别是心前区的情况,如有疼痛、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处理。留置鞘管的患者,在拔管前应给予足够的血容量,准备好相应药物,并密切监测血压。
3、饮食与水分摄入
术后若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电解质紊乱。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造影剂排出,一般建议在6到8小时内饮水1000到2000毫升。
4、活动与休息
患者术后应合理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但术后24至48小时内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过多活动。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提重物等。具体运动恢复计划需根据手术情况,由医生给出并严格遵守。
5、药物管理
按照医生的处方,定时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避免漏服或自行增减剂量。如有任何药物不耐受反应,应立即联络医生调整方案。特别是抗凝药物,禁止擅自停药,以免导致严重并发症。